青春期孩子,沒有「反叛」和「攻擊性」,就無法獨立和成長!

樂享網 2024-02-28

孩子到了青春期,最大的特征就是:「反叛」、和「攻擊性」!

沒有「反叛「和」攻擊性「的孩子,無法完成獨立和成長!

但是,面對渾身是刺、倔強的青春期,父母如同與野獸共舞。

既要保護自己,也要保全孩子,因為我們看過太多的新聞,太多的悲劇直指青春期孩子。

這太考驗父母智慧,也最讓父母頭疼。

孩子青春期,是場「奪權」的攻擊戰

李玫瑾老師曾在《心理撫養》書中指出:

12歲之前,弱小的孩子無法獨立面對有風險的環境、陌生人。 

這個時期的孩子, 生活上依賴養育者,心理上依戀養育者。

隨著青春期到來,孩子性功能開始發育,隨之而來的是心理變化,他從依賴走向獨立。

 

12歲之后,孩子不再依戀父母,反而攻擊父母。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形象地比喻: 孩子的成年之路,是踩著父母的尸體長大的。

成長的真相,滿是殘酷。

央視紀錄片《鏡子》曾跟蹤過3個青春期少年。 

其中17歲男孩張釗,即將大學聯考,但卻因早戀,輟學在家4個月。

 

在高二時,他已成為問題少年,帶手機,打架,早戀。

父母和學校越禁止什麼,孩子越挑戰什麼。 

這正是青春期最關鍵問題所在。

孩子想要創建自己的權威,就要打破父母的權威。

如何打破呢?用父母最在意的事,去挫傷父母的銳氣。

你讓我好好學習,我就不學習。你不讓我有秘密,我什麼都不告訴你。你越禁止早戀,我越將女友帶回家。

這些激烈的對抗,都在傳遞一個信號: 我要造反,我要自己說了算。 

青春期父母與孩子的戰爭,就是自我權利的戰爭。

雖然是爭奪的姿態,但這些憤怒和對峙,并非全是消極意義。

因為, 一個人充分的社會化,就是從否定家庭情感開始。

這種漫長與痛苦的爭奪過程,能不能順利度過,需要父母理性對待。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