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霸作息表曝光:培養優秀孩子的奧秘,就在這6件事裡

樂享網 2020-02-19

M·斯科特·派克也曾在《少有人走的路》裡這樣寫過:“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毫不誇張地說,自律可能決定一個人一生是否成功與幸福。 然而,對大多孩子來說,自律都是個稀缺貨。他們做事常常朝三暮四,沒有計劃;磨蹭拖延,沒有動力;半途而廢,沒有目標,這其實很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上個月,清華大學微博曬出的幾份清華學生計畫表,迅速被頂上了熱搜。

 

從上圖這份計畫表看,這位學霸每天淩晨1點睡覺,清晨6點起床,一天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

除了每天完成學校規定的課程,還留出了外語學習、體育鍛煉、複盤反思的時間。

用一位網友的話說,“時間管理、情緒管理、自控能力簡直修煉到了極致!”

其實,這位學霸來自落後地區,家庭條件不是特別好。

剛到清華時,為了省錢經常一頓飯只吃兩個饅頭。

但憑著超強的毅力和自控力,他連拿四年一等獎學金,成績始終保持在全院前三,還沒畢業就被一家央企提前錄用,成為了後備幹部。

家境一般的他能在高手如林的清華脫穎而出,靠的就是自律。

神經科學研究人員桑德拉·阿莫特在《歡迎來到你孩子的大腦》一書中就曾提出,在學業和事業成就等方面,自律的重要性是智力的兩倍多!

強大的自律能力,會讓孩子一生受益。
 

可惜在生活中,自律的孩子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孩子都需要家長、老師在後面催著趕著才願意去做事,有些人甚至長大成年也依然改不了拖延、貪食、沉迷遊戲等毛病。

其實,孩子的自控力並非天生,一個人自控力的強弱,主要靠後天的訓練和培養。

有研究表明,孩子長到2歲以後,自控力和規則意識便開始萌芽。

如果父母能在2-6歲這個生長階段對孩子進行及時、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孩子便會具備更充足、強大的自控力。

那麼,如何提升孩子的自控力呢?小七老師建議家長們這樣做。

 

善用外在約束,訓練孩子自控能力

1、幫孩子練習自我控制

兩三歲的寶寶發育還不完善,對身體的控制較弱,自控力的訓練更多是幫寶寶實現意識對行為的控制。

美國康乃狄克大學心理學博士、美國兒童發展研究協會會員陳忻推薦的幾個自控力訓練遊戲很值得家長借鑒。

1)請你跟我這樣做

現在市面上很多兒歌童謠,都會搭配簡單的互動和舞蹈動作。爸爸媽媽可以邊唱邊做,讓寶寶集中精神模仿我們的動作。

寶寶剛開始動作不協調、做得慢沒關係,多次練習後,寶寶對肢體的控制便會越來越熟練啦。

2)躲貓貓

一開始玩時,大多數孩子都只能躲一兩分鐘,然後就忍不住出聲、扭動暴露自己。

我們可以這樣引導:“寶寶,你一動我就能找到你哦。下次你再耐心多等一會兒,爸爸媽媽就發現不了你啦!”

3)123木頭人

“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笑,不許動來不許跳,更不能露出小白牙!”

相比前兩種,這個遊戲對寶寶肢體和表情的控制力要求更高了。當孩子們能熟練完成這個遊戲的時候,想必情緒控制能力也一定很出色!

2、讓孩子學會“短暫等待”

有很大一部分家長,認為自控力就是“延遲滿足”,於是在生活中有意製造一些小障礙,拖延滿足孩子的需求。

長期對孩子的情感、需求不做及時適當的回應,反而會削弱孩子的安全感,破壞自控力的萌芽。

陳忻博士在《養育的選擇》一書中說道,真正的自控力,是要讓孩子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做應該做的事。

比如:”寶寶,媽媽現在要洗碗,5分鐘以後才能給你講故事,耐心等待一下。”

“寶寶,吃完飯半小時以後,才能出去踢球。”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您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