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想再看5分鐘」,兩種媽媽不同反應,孩子間差距不小

樂享網 2022-05-11

直到7歲左右,寶寶對時間才能有一個明確的概念。

趨利避害是人類的一種本能表現,不管是多大的孩子,在遇到對自己有利的事情時,都會表現出異常亢奮的狀態,面對自己不情愿的事情,都會想盡辦法進行規避。

就像是小孩子看電視劇這個事情,他們會總和媽媽講條件,拖延時間多看一會,只是等到媽媽忍無可忍關掉電視之后,他們也不會覺得是自己做錯了而產生悔悟之心。

「媽媽,我想再看5分鐘」,面對孩子的請求,通常會有兩種表現

第一種:沒商量,馬上關閉電子產品

這一類的媽媽通常都是沒有什麼耐心的,聽到孩子這樣的請求,她們會馬上回想起曾經發生的情形,孩子根本不會信守承諾,就算是自己寬限了孩子5分鐘,還會有下一個5分鐘等著自己的。

所以,與其說和孩子一直做斗爭,還不如快刀斬亂麻,在他們第一次進行嘗試的時候,就打消他們的愿望,這樣一來,是不是在以后的類似情況中,也能讓自己節省很多口舌呢?

她們根本不會想要重新給孩子一次機會,因為一旦在他們的腦海中形成了刻板印象的話,就很難改變了。就算是在今后遇到其他的問題時,她們依舊如此專制獨裁。

第二種:借機引導孩子培養時間觀念

這類媽媽不會輕易地拒絕孩子,而是利用這次機會借機教育孩子,比如要信守承諾、養成時間觀念、得到被信任的安全感等等。

就算他們知道,這麼小的孩子根本不明白5分鐘有多長,等到時間到了也不會終止自己的行為,甚至還會因為家長打斷他們倒打一耙。這樣又能如何呢?如果不給予引導的話,孩子永遠沒有長進,一定要抓準時機多多引導孩子才行。

所以,家長們根本不在乎孩子會不會遵守規則,他們在乎的是孩子有沒有受到傷害,如果他們在被打斷之后發脾氣的話,馬上轉移他們的注意力不就好了,方法非常簡單。

兩種媽媽不同反應,孩子間差距不小

規則意識:第二種要更強一些

長期生長在第二種教育環境當中的孩子,會感受到更多的尊重和安全感。首先媽媽沒有表現出過于猙獰的表情,也沒有讓人畏懼的情緒,心平氣和會讓孩子覺得很安全。

其次,媽媽逐漸向寶寶滲透了規則意識,如果我們制定好了規則,媽媽和寶寶就有義務一起遵守這個規則,無論是哪一方都應該非常自覺才行,不然規則的制定毫無意義。

就算是寶寶不能一時間接受,他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自己想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媽媽也不要過于急躁,這和他們大腦發展的階段和現狀有關,他們也是無法自控的。

最后,寶寶一旦成長了這種規則意識,就會變成主動制定規則者。因為在這種規則限制的狀態下,雙方是平等的,沒有媽媽和寶寶之分,不能行使特權和優勢。

獨立意識:第二種寶寶表現更好

當寶寶總是被媽媽打壓的話,他們就會變得躡手躡腳,做什麼決定做什麼事情之前,看看媽媽的態度,媽媽允許自己才敢放心大膽地做。察言觀色的能力則是非常快速地發展。

因為他們積累了太多碰壁的經驗,如果自己忤逆了媽媽的想法,自己會受到很嚴重的懲罰,打罵自己,在內心種下仇恨的種子。有些寶寶甚至擺出躺爛的姿態,任由媽媽的擺布。

而第二種寶寶就不會這種痛苦的情緒體驗,他們在和媽媽進行交往的時候,得到了充分的任何和尊重,自己想做的事情基本上都能被實現,根本不會存在貿然嘗試的懲罰。

這樣一來,就算是他們離開了媽媽之后,也會變得非常自信,不受媽媽的影響,錯了重新改正就好了,沒有一絲一毫的顧慮和煩惱。

今日小結:

你面對這樣的問題時,通常是采取哪種舉動?歡迎和我們一起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