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味偏好會影響社交:“男人味”能帶來幸福感

樂享網 2019-04-18

說起動物本能,我們時常會談論到“費洛蒙”。這種每個人隨身攜帶的外激素,就像嗅覺條碼一樣,周圍氣體分子的不同比例和數量,會被神經系統“翻譯”成不同的氣味,然後影響我們的感覺和情緒。為什麼我們會害怕陌生人?為什麼我們會具有吸引力?你想過這可能與“氣味”有關麼?

最新研究

有一種“男人味”能帶來幸福感

在我們身處的世界裡,充斥著各種不同的味道,泥土、暴風雨、花園、青草地、空氣……除了大自然的味道,還有一種“味道”——來自人的氣息。是否記得多年前辛曉琪的一首歌?“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外套,想念你白色襪子,和你身上的味道。”不久前,有研究發現愛聞男友體味並不是“怪癖”,因為很多女生都喜歡這樣做。

今年年初,一篇發表於《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的研究表明,不少女生之所以偏好充滿幸福感的“男人味”,是因為男友身上的味道不僅能帶來安全感,當你感到緊張、煩躁的時候,聞另一半的體味甚至有助於達到放鬆心情、舒緩壓力的效果。

一件“臭T恤”就能降壓?這聽起來或許有點“奇葩”,但來自英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者卻不這麼認為。實驗結果驗證,聞男友的衣服、體味確實能使女性血液中的皮質醇水準降低——在實驗中聞到自己“熟悉氣味”的女生,體內皮質醇水準較低;相反,聞到陌生人的氣味時,她們則會下意識地激起戰鬥本能和提高警戒心。皮質醇是我們體內一種被稱為“壓力荷爾蒙”的激素,研究人員表示,當伴侶不在身邊時,很多人會穿著伴侶的襯衫或睡在他們平時躺著的位置上,這種連自己也無法解釋的行為,並不能簡單地歸因為心理依賴。研究結果證實,僅僅是聞伴侶的氣味,即使他們並非實際存在,也能成為幫助減輕壓力的有力工具。

或許對於“遠距離戀愛”的情侶們來說,這個研究結果能夠幫到他們,即使愛人遠在天邊,氣味卻可以近在眼前。在無法見面的情況下,只要拿一件愛人的衣服,就可以幫助你在離家很遠的地方降低壓力水準。

專家聲音

氣味分子:獨一無二的“個人留言”

或許你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從很小的時候就會害怕陌生人,尤其是陌生的男性。原本大家以為只是孩童內心的敏感,直到研究發現,這是來自陌生人的男性氣味可能會引發皮質醇升高的反應所致。雖然相對來說,女性的嗅覺會更敏感,但女性氣味對男性具有同樣神奇的作用。在南極考察的澳大利亞科研人員,在性別比例失調的情況下染上“怪病”,整日昏沉且情緒低落,甚至還有人染上了健忘症。坎培拉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原因在於異性氣味匱乏,在增設女醫生協助工作後,問題就解決了。

世界上凡是有生命的物體都具有一定的氣味,人也不例外。人體的氣味成千上萬,每個人的氣味都不相同。那些來自身上的“氣味”,在空氣中飄浮,在地面上彙集,有些甚至能直接傳遞給同一種類的其他個體,猶如分子形式的個人留言一般。那麼究竟是什麼在決定我們身體的氣味呢?

“由種族遺傳背景、個體基因組成和生活習慣、環境氣候等多種因素決定的人的氣味,綜合起來會形成不同人的‘標記’。人的好惡與遺傳背景、生活環境和交往群體密不可分,因此,可能或多或少地與‘人氣’有關聯。”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梁前進告訴記者,人類的形態、結構、生理、行為等性狀特徵都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在一定條件下,特定基因控制的性狀是獨特的,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某基因“決定”某性狀。在人體氣味的形成因素中,不同的基因或直接或間接產生效應。

信息素:“血液中的荷爾蒙”

在昆蟲的世界,同類之間的交流大多是通過空氣中傳遞的氣味完成的。“資訊素”這個詞誕生於1959年,德國研究人員發現,動物會產生一種特殊的物質,類似於血液中的荷爾蒙,這些物質會被釋放出體外,對其他同類的行為和生理產生影響。“蠶蛾性誘醇”是人類發現的第一種資訊素,這種物質由雌性蠶蛾分泌,能將數英里之外的雄性蠶蛾吸引過來。這既是一種性資訊素,也是一種靠空氣傳播的催情劑。

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發現資訊素的作用越來越突出。除了昆蟲之外,從微生物到老鼠,在生命之樹的每一個分支上,這些化學物質似乎都在影響著其他同類的行為和生理表現。甚至在哺乳動物的鼻腔內,每個接收器也分別對應特定的氣味分子,在聞到這種氣味之後,它們會產生一系列信號,通過神經元傳遞給大腦。梁教授表示,在男性和女性體內,負責免疫系統重要蛋白質編碼的組織相容性複合體基因不一樣,不同的人之間也有很大的差異。比如說免疫系統差異大的人,體味的差異可能也大。

試想一下,類似嗅覺條碼,氣體分子的不同比例和數量會被“翻譯”成不同的氣味在空氣中傳遞。雖然人類的“犁鼻器”早已退化,但對於氣味資訊的接收卻從未停止過。

有意思的是,為了搞清楚這種“傳遞機制”,在布魯克林的畫廊曾舉行過一場“不可思議”的活動,眾多參與者互相聞對方沒洗過的T恤衫,目的是嘗試能否找到吸引自己的“專屬味道”。這並非嘩眾取寵的鬧劇,對於研究者來說反而是一場很有研究價值的“資訊素聚會”。

延伸閱讀

氣味偏好會影響社交

對於帝王蛾而言,資訊素是用來表示聚集、覓食、交配、警戒等各種資訊的化合物,是彼此間交流的化學分子語言;對於小鼠或青蛙而言,資訊素物質被分泌到體外後,依靠接收者的嗅覺系統進行解碼和識別,能誘發特定行為或生理反應。可是就目前而言,對於人類唯一能確定的事情是人類的確是有體味的。

“‘體味’是人體內分泌急速揮發所產生的天然氣味,多是荷爾蒙(激素)混雜皮膚淺表汗液及性激素的味道;也有其他各種揮發性物質的作用。人體代謝出的物質分為脂質類、蛋白質類和糖分等,也有一些有機酸等。這些物質都會發出氣味。”梁教授告訴記者,有人對人體氣味進行檢測,發現體味中所含的物質多達數百種,可見氣味決定因素的複雜性。

關於人類是否也擁有“資訊素”的爭論已經持續了幾十年。時至今日,人類釋放和接收資訊素的神經內分泌機制及其涉及的環路基礎,依然是未解之謎。雖然在這些年,來自世界各國的研究者分別鎖定了不同的資訊素候選物,例如男性汗液和精液中發現的雄烯二烯酮、女性尿液中發現的雌四醇,但不同的資訊素是否有不同的信號通路,資訊素的作用是否都處於意識水準之下,甚至連鎖定的候選物是否屬於真正的“資訊素”,都有待驗證。梁教授表示,生物進化影響因素太多,氣味偏好是否具有明顯的作用是個有趣的問題,仍需深入探究。“畢竟我們擇偶不是靠嗅覺。對於行為自主性很強、不過分依賴自然條件的人類來說,科研結論的分析相當複雜。”

過去的四十年間,內分泌學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現在,或許已經到了外分泌學蓬勃發展的時候了。

您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