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寵辱不驚,摩洛哥的貓

樂享網 2019-07-12

安葬薩阿德王朝66名王族成員的陵園很清靜,這裡的貓有各自的領地,井水不犯河水。不過它們都不在意一隻山龜在那裡爬來爬去。

巨大的德吉瑪集市通常在傍晚開市,不僅有雜貨商鋪、特色小吃,還有雜耍舞蹈、玩蛇算卦等,鬧哄哄的到半夜。在這裡生活的小貓不得安寧。

小山坡上的要塞叫“阿伊特本哈杜築壘村”,是世界文化遺產,建於西元7世紀。生活在這裡的貓神秘感十足,機警敏捷。

菲斯老城的基本格局幾乎和1200年前一樣,是世界聞名的“迷宮城”。

經過幾千年文明浸潤的菲斯人從容淡定,對花花綠綠的世界很寬容,對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的貓也很寬容。

菲斯小巷裡的貓常常要面對漂泊不定的流浪與捉摸不定的饑餓。這倒讓我想起老舍說的話“鳥獸們自由的生活著,未必比被人豢養著更快樂。……生命仿佛是老在魔鬼與荒海的夾縫兒,怎樣也不好。”

歲月艱辛讓這裡的貓兒知道“抱團取暖”的道理。

不管敞門還是閉戶,臺階上總有貓兒的蹤影,看看貓兒打盹的姿態就知道它的處境了。

天,不總是陰沉,生活,也不總是單調。瞧瞧,這只很會找地方享受的貓。

清晨,阿塔林神學院門口的貓詭異神秘,看看這身姿與神態,多像《哈利·波特》中麥格教授化身的那只黑貓啊。

四肢修長,體態苗條,這是艱苦生活的另一種結果?

這只在地中海港口城市坦吉爾街道上四腳朝天酣睡的貓對安全倒是很放心。

貓是尤物,無論在哪裡,貓都不是點綴,但凡貓兒出現了,環境就有了靈氣,可以是活力,可以是溫柔,可以是夢幻,也可以是……,看你的心情而定了。

貓很聰明,知道這個世界上一定是善良的人多。遠道休息的背包客身邊,一群貓圍過來問長問短。

貓的文化象徵很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對貓的評價各異,喜愛程度也是天壤之別。

如若尊重生命,如若少些功利心,眼前的每一隻貓兒都是“神”,溫文儒雅,風度翩翩。

世界三大藍城之一的舍夫沙萬是摩洛哥伊斯蘭教的聖城。舊城區裡清一色的藍色建築,仿佛是童話裡的夢幻王國。

藍城是“精靈王國”,四處遊蕩的貓就像是這個城市主人,它們在巷口互致問候,它們在小廣場交換資訊,它們在房頂上閒聊發呆,它們在藍城與你邂逅。

小巷深處人家的門口蜷伏著幾隻貓,很幸運,不孤單,有了玩耍的伴。

藍城裡的人多貓也多,不知道是貓兒陪伴著人們,還是人們在陪伴著貓兒,或許誰也離不開誰,實際上人類有時候也是很脆弱的啊!

貓咪,是藍城的吉祥物。偶遇,它或許會主動示好,含情脈脈,輕盈移步到你身邊,在腳邊蹭來蹭去,你只要伸手撫摸,小傢伙立即眯縫雙眼享受起來,一副心安理得的樣子。倘若心情不好,貓兒居然也霸氣十足的瞪著你,橫眉冷對,不屑地轉身,絕情而去。

“呵呵,別看我眯縫著眼躺在車下,我知道你就是一個過客,這幾年來的人多了,我也算是閱人無數了,什麼腕兒沒見過!”

江湖社會歷來險惡,四處飄蕩的貓也拉幫結夥,門派涇渭,勢力范圍明確,不守規矩者是要被教訓的。

清晨,空曠的街道靜悄悄,早起的貓兒登高枝眺望,討論詩和遠方,也議論眼前的苟且。藍城的貓選擇了當下的生活狀態:野生、游離、閒散。不管在哪裡,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靈魂:自在自主。

貓遇古物不違和,在古鎮,在古堡,在古村,在古屋,貓兒什麼表現不打緊,你怎麼看都順眼,那裡的貓儼然融進氛圍之中。

貓與人類打交道至少也有三、四千年的歷史了,家貓的祖先據推測就是古埃及的沙漠貓。在摩洛哥,貓是很有特色的文化符號,已經成了人們情感、宗教寄託的載體。網路有平臺說“不養貓,不足以談人生”,把人與貓的關係推向高點。土耳其紀錄片《伊斯坦布爾的貓》裡有一段話被引用的最多:“如果有一隻貓蹭在你腳邊,抬頭望著你。那一定是你一天中最幸運的時刻,因為那是生活在對你微笑,這些幸運的時刻提醒著我們,還活著。”